智利西侧是长达5,000公里的海岸线,东侧为高达7,000米的安第斯山脉,北侧是广阔的沙漠,南侧为南极地区。葡萄种植区域一般在南纬32至38度之间,地形十分多变,非常适合栽培葡萄,甚至被有些酒评家赞誉为“酿酒师的天堂”。
智利丰富的气候条件造就了这里葡萄品种的多样性。在这里,众多品质出色的品种,它们分布在智利的各大葡萄园里,上演着一出“百花齐放”的情景剧。今天,我们将带您走进这部情景剧,看看各大品种在剧中的出色表现。
赤霞珠篇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是智利的“葡萄品种之王”,赤霞珠属于晚熟的红葡萄品种,皮厚粒小籽多,高色素,高酸,高单宁,香气浓郁,所以它能酿造出颜色深浓,风味浓郁,单宁厚重的红葡萄酒。这类酒通常有着青椒和黑色浆果(如黑加仑、李子、黑樱桃、桑果等)的香气,酒体丰厚结实,酒力强劲,酒香以黑加仑为主,带有蜜瓜、甘草、烟熏、焦糖、青椒等风味。
梅洛篇
梅洛(Merlot)早熟,与赤霞珠相比,其香气和风味都不及赤霞珠浓郁,单宁和酸性物质的含量也比赤霞珠要低,但是梅洛葡萄通常能够给葡萄酒带来更加丰满的酒体,酒精含量更高。
佳美娜篇
智利的佳美娜(Carmenere)葡萄拥有一段十分特别的历史。1860到1870年间,当根瘤蚜在整个欧洲地区疯狂蔓延时,佳美娜葡萄受到了重创。这场巨大的灾难,让法国人放弃了种植复杂的佳美娜葡萄。人们以为,这种葡萄品种从此永远消失了。可他们不知道,就在这场灾难发生的十年前,多株该品种的葡萄苗就已经被运到了智利。然而,在智利,佳美娜葡萄的身份一直未证实,人们一直将它误认为梅洛。直到1994年,它的身份才最终得以确认。
佳美娜比赤霞珠更晚熟,若产量能得到有效控制,它能酿制出极为优质的集梅洛的魅力和赤霞珠的结构于一体的葡萄酒。佳美娜葡萄酒中,常带有成熟的番茄般的风味,有时还会散发出浓郁而丰富的草本香。
西拉篇
西拉(Syrah)是一种非常古老且具有个性的葡萄品种。该品种在智利既深得葡萄酒生产商喜爱,也颇受葡萄酒作家钟情。它酿制的葡萄酒因区域不同,可呈现出多种风格,其中既有口感丰富,浓缩度高的大酒,也不乏草本植物香浓郁的雅酒。
黑比诺篇
黑比诺(Pinot Noir)被称为“红葡萄品种之后”,适宜在温凉气候条件下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栽培种植,抗病性较弱,皮薄易腐,产量较低。对于很多的葡萄农来说,黑比诺是一种非常难伺候的葡萄品种,要酿造出品质优异的葡萄酒也很不容易,但是成功酿造出的黑比诺葡萄酒却富有优雅气质,摄人心魂。